灵感是转瞬即逝的东西,只要一不注意就没有了。时间也一样,距离2020年结束,还有一天。今天絮叨絮叨,回顾一下即将过去的一年。
代码能力退化
2020年发现自己的代码能力已经拼不过年轻人,太复杂的代码不愿意再往里看,结构差的代码也不愿意往里看。由此可见,代码的可读性或者可维护性有多重要,等你年纪大了就看不得烂代码了,Keep It Simple and Stupid。这是世界现在是属于我们和年轻人的,但最终都是属于年轻人的。
写博客很有用
2020年发现曾经写的博客还是很有用的,虽然很多内容都很粗浅,可能就是一个概念的解释,或者是某一种框架的实践应用。相对于官方的介绍文档来说简单很多,或者说被丢失的信息也很多,但实际上这是自己消化的过程,只要自己一回看,只需要几分钟就能想起来当时的场景。
以前曾自我怀疑,我写的博客到底有什么意义,这么粗浅的东西,谈得上传道授业解惑吗?先不要想的那么高级,这是自己给自己铺的一条路,一条自己看自己过去走过的路。左耳朵耗子里提到这么一个观点我非常赞同,能用文字把一件事情描述清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反复练习和刻意练习。
原则变成习惯
2020年发现,去让优秀的人更优秀,比拉着不愿意努力的人往前走容易的多。因为优秀的人也可以让你更优秀,而且合作起来非常地愉快,而不愿意努力的人,在你得到你的一次帮助之后,可能还会再期望得到你更多的帮助。
在《原则》这本书上提到,要让团队或者组织形成择优文化,这样才能形成良性的循环。在《奈飞文化手册》上也提到了,只留下最优秀的人,不合格的人就应该被淘汰。现实真的太残酷了,但早在达尔文发现进化论时优胜劣汰已经成了万物的生存法则。
插播一个段子来缓和一下气氛,有人问为什么大家都要结婚生孩子?原因很简单,那些不喜欢结婚生孩子的最后都灭绝了。
回看《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之后,发现这些习惯现在时刻影响着我。真的非常感谢当年推荐我们读这本书的Leader们,刚从学校毕业就有人让你去培养高效的思维方式和工作习惯。在这里回顾一下书中的核心内容:
- 积极主动:个人行为取决于自身,而非外部环境。
- 以终为始:任何事情都要先构想,以结果为导向。
- 要事优先: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专注于优先级。
- 双赢思维:多考虑合作而非竞争,如何成就他人。
- 知己解彼:理解对方和换位思考,让对方懂自己。
- 统合综效:团队的力量大于个人,求大同存小异。
- 不断更新:不停自我思考和总结,适应外界变化。
不管是所谓的精益研发文化,还是持续交付DevOps,再或者是敏捷思想,现在看来其实大同小异。核心目标都是让整个组织变得更高效,但这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我们需要不停的迭代,不停的改进。
很多道理都太简单了以至于大多数人都不当回事。所以实际上在工作中你会发现身边的人往往都不会想那么多,什么以终为始,什么要事优先,一边去吧,老子忙得很,更别提持续改进和持续学习了。
我经常问自己,我的N年工作经验是不是一样的经验重复了N年?
理解研发效能
这是我目前的本职工作,在一个企业里要谈DevOps或者研发效能,必须满足一个前置条件:这个企业已经活下来了。
用很单纯的眼光看一个企业的发展,其实就是它的盈利能力。盈利的主要来源是业务本身,业务是一个很抽象的词,我们打比方说卖烧饼就是一个业务,老王的公司靠卖烧饼在魔都活下来了,现在他想赚更多的钱怎么办?有两条路。
第一条路,拓展业务。从这个角度出发,老王就要想办法在烧饼的同时,卖卖包子,豆浆什么的,从而发现新的赢利点和市场机会。
第二条路,提高效能。最直观的办法就是引进烧饼的生产流水线,流水线左边是烧饼的原材料,右边就是香喷喷的烧饼。流水线中间有揉面,烘烤,涂酱,包装等等工序,当然最好还要加入质量检查和安全扫描,避免做出来的烧饼味道不对或者食品不安全。
有了老王的例子我的工作就好解释了,我现在干的事情就好比帮老王走第二条路。其实,第二条路难度也挺大的。
- 文化:新的配方和自动化让以前的老师傅们不高兴了,他们需要接纳这些变化和提升自己的技能才能避免被淘汰。
- 流程:旧的生产方式可能比较繁琐还有很多重复的动作,但据说那样出来的烧饼香,而且没风险。想简化流程需要专业的老师傅出山配合。
- 工具:全自动化的烧饼工具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还需要对应的厂房和足够的售卖能力。老王虽然有远见相信DevOps是烧饼的未来,但也不敢All In。
- 度量:以前老王摆摊的时候每天只要看看卖了多少个烧饼就知道生意怎么样了,现在规模变大了只看卖掉的数量可就不行了,还需要看每天生产了几个,库存几个,坏掉了几个,合格几个,重做一个要多少时间等等。
会不会有那么一天,老王觉得提高生产效率那么麻烦,远没有当年自己摆摊烤烧饼时那样简单快乐,然后把我给开了?嗯,不好说。
不过话说回来,在业务和生存面前,所有的技术,效率,质量什么都是渣渣,所以埋头做技术的同学们还是要抬头看天和看路。只有在业务盈利的情况下你才有可能用最流行的技术和最酷的硬件设备。不要老骂老板不懂程序员,为啥不给我配MacBook和4K显示器。
要透明和交付
不透明或者没有交付的努力,可以说都是无用功。
在年初和同事吃饭的时候他跟我分享了一个观点,说你做完的东西可以看成1,至于你怎么说可以看成1后面的0,当然你可以加很多个0,但前面的1才是关键,没有1后面的0就没有任何意义。
对于很抽象的事情也许交付起来很困难,那么就要考虑做到整个过程尽可能的透明。比如提升研发团队的研发体验,体验是个什么鬼?能让大家直接很爽或者喊666吗?后来我明白了,体验的好坏很多程度跟时间维度内分泌的多巴胺数量有关,换句话说,就是怎么让人在更短的时间内快乐起来。
研发体验可以简单理解为改进各种事件的前置时间。万物都有前置时间,举几个例子。
- 从需求发起到弄清细节,这是一个需求分析的前置时间。
- 从打开电脑到开始写代码,这是一个开发的前置时间。
- 从代码推送到开始编译,这是一个集成的前置时间。
- 从编译完成到部署环境,这是一个交付的前置时间。
当我理解了其中的奥秘后我就需要通过各种办法让其他人也一起理解并接受这套理论,这样别人知道我没有在偷懒,此为透明。其实透明的文化还需要信任的土壤,在一个组织里如何没有足够的信任,大家各自心怀鬼胎,谁说自己有四个2一对王大概率会引来杀身之祸。
当我拿着一些数据去做报告时,或者某天出了本书阐述这些条条框框,此为交付。当然,交付周期不要太长,憋太久了老板说不定已经思考好了这个岗位(没有)存在的价值 。
重新认识生活
2020年的疫情,让我们都看到了大千世界脆弱的一面,还有各种人性,不得而知的一面。坦白讲,我不是一个关心政治的人,也不喜欢去八卦社会动态,但当各种事情传到我耳朵里时,我还是会唏嘘不已。唏嘘之余,我会尝试去想,为什么会是这样子呢?
虽然我也解释不了,思考不出答案之后,觉得自己不了解的东西太多了,还要继续学习。
越往前走,越觉得生活才是人生的重心。职场上的成就最终还是会远去,最后能跟你走到最后的人还是你生活里的人。我们经常听到这么一句话,在公司你也许只是一棵草,但在家里你却是一片天。
年初的疫情现在回想起来的确有点世界末日的感觉,超市和菜市被抢购一空,大街上空无一人,新闻里都是恐怖的数字,我和大橙子窝在屋里相依为命,把能吃的东西都吃了。
我们不需要把每天都当成最后一天来过,但这一天总是会到来的。今年大橙子已经奔了两次丧,生命本来就很脆弱。人到中年,要开始习惯告别。
重新认识自己
前两天想起来的东西,只要没记下来,今天就能全部忘掉。
我们所做的事,不是为了眼前,而是为了将来。
年轻真好,熬过比你身体差的人你就赢了。
不要太忙碌,一天要喝八杯水,能爬楼梯就不要坐电梯。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弹簧拉太长可能就恢复不回来了。
2020年如果一定要用一个字来总结的话,可能就是“忙”吧。忙很多时候是有积极意义的,但需要把握尺度,我越来越觉得人在成长过程中就是在学习平衡各种维度的力量,工作和生活的,家人和朋友的,得到和失去的,等等等等。
2020年在新的领域里重新认识了自己,有个朋友说,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在你的领域你就是神,其实我感觉有些妖魔化,但也不是没有道理。不过我更愿意相信所谓的领域力量,其实是来源于后天的努力和练习,绝大多数人是在自己的领域都不是靠天赋。
2020年又是平凡的一年,但我们都一起经历过。